聲樂:帕瓦羅第——對于歌唱的反思
發布者:網上發布
我(帕瓦羅蒂)開始認真學習聲樂的前六個月,幾乎都在做母音發聲練習,日復一日所唱的只有aaa,eee,ooo,可說是極無聊的六個月,但我的老師阿利哥`波拉認為這是必要的過程,并說服我相信這件事的重要,結果多年后我對其重要性堅信不移。
任何人要想成為歌唱家,除了學習運用聲音外,還得學會如何唱出每個詞。文字中承載著戲劇的發展,音樂就在文字之中。初學者如果一開始學的只是唱音符,而不是唱詞,以后將會遇到很多麻煩,很難糾正過來。我相信在只做母音發聲練習的六個月中,我已經把某些東西鎖進了頭腦中,這對后來的發展極為重要。
聲樂入門者*難掌握的東西莫過于聲區轉換,每個人都有高音域和低音域兩個聲區。從音階的某個低音向上演唱,會經過一個由低音域轉換到高音域的地方。這時的聲音會變得不同,而且為了完成轉換,必須移到喉嚨的不同位置發音。
專業歌手必須學習將轉化過程控制得不著痕跡,使整個音樂聽起來像沒有縫隙一樣。要做到這一點是年輕歌手面對的*大挑戰,年輕的歌手們覺得自己在不同的音區能唱出漂亮的音符,但實際上作曲家譜曲不是這里寫幾個音,那里寫幾個音,他們是為整個音樂的音階而寫的,人聲須經過訓練才能夠像一件樂器一樣,從一個音域流暢的銜接到另一個音域。人聲固然是獨特的“樂器”,但也必須訓練到像小提琴一樣打下屬于什么屬的,能夠保持穩定且有多種變化才可以。我自己經過六年的痛苦掙扎才真正掌握了聲區的轉換技巧。
初學者必須留意的另一個重要事項,是學習如何充分運用橫隔膜。人們常以為聲音是從喉嚨里出來的,但實際上卻是靠喉嚨與橫隔膜的配合運作。1965年我和瓊·薩瑟蘭在澳洲巡演時,才從她那里了解到這項演唱技巧的重要性,善于用強而有力的橫膈膜是她日復一日維持至高水平的聲樂技巧的絕密。我和她同臺演出時表現時好時壞,于是向她請教,她很高興地傳授給我運用橫隔膜的秘訣。
橫膈膜的重要性并不只限于在高音上產生光輝的爆發力,即使在平靜的音符上也有其重要性。對我而言,男高音在《波希米亞人》中*困難的幾個音,莫過于魯道夫對咪咪唱的《冰涼的小手》中那幾個平靜、深沉的音,必須唱得飽滿圓潤,以穩定、純粹的聲音填滿整個劇院。這些音雖然柔和,但必須用歌手的全部力量做后盾。歌手一定得依靠橫膈膜的力量支撐,才能把這個音唱的飽滿、完美。